首先介绍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确定体系的活动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及体系管理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具体如下:
1.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对应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有效性:体系活动与文件要求是否一致,即文件要求是否有效实施。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分类
1.较好方审核:一个企业对其自身的体系运行所进行的审核。
2.第二方审核:需客户方派出审核员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对它的供方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
3.第三方审核:公正的第三方对申请的企业进行的独立的体系审核。
内部审核的目的
内部审核的目的是进行管理体系的自我评价,审核的结论一般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判断、决策等目的,也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内部审核就是企业管理者的“眼睛”,而内审员就是大脑,在发现问题时、寻找改进机会、防止问题重复发生。它发挥着积极的监视和督促作用,同时以PDCA循环,防患于未然和循序渐进,不断企业的管理水平,由此可见内部审核和内审员有多么重要。
那内审员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呢?
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起监督作用。通过内审活动监控体系的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保持与改进起参谋作用。针对所发现的某些不符合项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建议。
3.在管理方面起沟通和纽带作用。在日常的审核中通过与广大员工的接触与交流,可以传达管理层的质量方面的政策和意图,可以把员工对质量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向管理层反映。
4.在第二、三方审核中起到内部与外部接口作用。通常是通过内审员担任外部审核的向导或观察员角色,一方面是自己审核能力,一方面是向对方介绍公司的实际情况。
5.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利用内审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理解透彻的,在日常工作中带头认真执行和贯彻有关的质量标准、规章制度,身体力行的影响周围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