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竞思教育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给你支招!

 

 任何的心理素质,都有优劣之分。

  注意的素质(也叫“注意的品质”)水平,可以从它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四个方面讲。

  今天,我们来说较好个方面:注意的广度。

  一、注意的广度

  我们通常所说的“注意的广度”,多数场合是指视觉的注意范围,当然也包括听觉的注意范围。所以,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显示着一个人感知的范围的大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注意的优良品质,就意味着扩大他们感知(看、听、闻、嗅、触等)的范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汽车司机就非常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注意范围”的素质——他必须随时注意到前后左右的路况、车况,甚至要通过后视镜,观察车后的情况,以行车安全。

  有经验的老教师,一眼就可以扫视到全班学生的动态。

  那么,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呢?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材料即“所注意的对象”的性质和组织方式。

  说“性质”,主要是指对材料的认知程度——也就是说,对熟悉的事物,注意的范围大。例如,全年段学生集中操场排练团体操,“我班的学生到多少了”,班主任扫几眼,心中就有数了。

  而注意的对象的“组织方式”,对注意的范围影响则更大。

  请问:A图和B图的◆,各多少?

  对A图,你要数一数,才回答16个;B图也是16个,却一目了然。

  ——这是心理学的常用例,它告诉我们:“材料的组织方式”,影响着人的“注意的范围”。

  又如:10个散乱的单个汉字,与5个由这10个汉字组成的“双音词”,显然易感知到5个双音词。

  下边,举几个与教学有关的例子:

  (1)一年级生,为什么要用小食指,指着一个个的汉字读书呢?这一来说明他们对“词”的概念不成熟,不太明确;二是他们在阅读时,视觉注意的范围小,为避免误读、漏读了字词,他们就必须依靠“指读”,借助“指读”。

  ——若不及时地纠正这种正常的、必然的“指读”现象,就不能加快阅读速度,就难以加大阅读量,也不能通过阅读很好地理解词意。

  纠正的方法是:在老师指导下,教孩子在句子的词或短语下画出横线,看着词或短语(不是单个的“字”)读句子。如: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把9个语言单位,感知为4个单位,每个“语言单位”汉字数多了,则意味着“视觉注意的范围扩大了”。

  经一段时间训练后,再为: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感知为两个语言单位。

  我们用的“浏览”这个词,是大略地看的意思;若是指阅读,则与“一目十行”有关,亦即与“注意的广度”有关。

  附言:我们语文教学讲到的“阅读能力”,包含“阅读的速度”,这是要加以培养的,可我们却很忽视。

  (2)对生特别是低年级生讲课,要避免使用长句,因为他们的“听觉注意范围”还比较小。

  (3)使用直观教具时,因其视觉注意范围小,所以老师要估计好观察所需要的时间。

  (4)须要学生笔记的时候,要适当放慢速度,用短句,因为生的听觉范围小。

  附言:这里常说的“大——小”,都反映了在一定的年龄段,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这种心理水平,在正常情况下,是不断的,不断发展的。


信息来源:天津竞思教育
主营项目:注意力,专注力,思维,优能训练
联 系 人:姚连昆
乘车路线:606路631路632路641路657路659路669路673路800路840路865路867路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