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达菲

课程的英文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课程的英文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IGCSE(以剑桥考评部IGCSE 0510/0511为例)

  ①综述写作(summary)

  ②非正式写作(email:通常是给朋友的电子邮件,涉及叙事、描述、日常交际目的如感谢、邀请等)

  ③正式写作(article/review/report:包含议论文/评论/报告三种)

  写作目的和体裁丰富,对读者意识和写作灵活性要求高。

  IBDP(以English B SL为例)

  IBDP的写作可谓包罗万象,包括杂志文章(article),博客/日记(blog/diary entry),广告宣传单/册(brochure,leaflet,flyer,pamphlet,advertisement),文章(essay,通常为议论文),采访稿(interview),演说稿(text of talk/speech),报告(report,新闻和官方报告),评论(review),操作指南(instructions/guidelines),书信(written correspondence)等等。

  在IBDP阶段的写作中,文章体裁数量大大增加,写作目的进一步细化,写作格式也有明确的点,可以说是IG阶段写作的高配版。

  AP(以AP English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为例)

  ①综合性写作(synthesis,对材料进行总结和分析)

  ②分析性写作(rhetorical analysis,用词/句型/修辞分析等)

  ③议论文写作(argument,论证/逻辑/反驳等)

  三种类型均为正式的essay写作,对阅读和思辨能力要求高,可以认为是托福和赛达的高配版,但是对文学素养的要求明显更高。

  由此可见,要想能够适应课程当中的英文学习,仅靠标化中的模板,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课程的英文写作大佬,必须增强在“GAPS“四个方面的意识:

  Genre(文章体裁)Audience(读者)Purpose(写作目的)Style(文体风格)

  熟悉这四个变量,是把握好写作的较好步。

  一、写什么

  学术写作VS不那么学术的写作

  在三大主流课程中,AP作为美国先修课程,属于典型的学术写作,而IG和IB则明显是学术写作和非学术写作的高度杂合体,不可能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试想看,当我们要讲故事的时候,以“Nowadays“来开头明显不合适。

  我们可以看到下面的两段话虽然讲述的是同一个事件(银行抢劫),但是因为文体不同(文段1是新闻报道/事件报告,文段2是在给友人的信件中讲故事),所以在行文的措辞、人称的选用和讲述的节奏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文段1:

  Last night,three bank robbers were arrested for stealing five million pounds from the Great Western Bank a month ago.The robbers terrified the customers at the bank,and they forced the staff to hand over money at gunpoint.Fortunately,the raid was filmed on the security cameras.

  这一段措辞正式客观,使用第三人称讲述,叙事节奏快。

  文段2:

  I was terrified to death,and my whole body froze in fear,hardly even daring to breathe in case the men decided to carry out their threat and start shooting.The cashiers were remarkably calm,and I remembered you once told me their training had prepared them for such a situation.

  (文段选自Successful Writing Proficiency,有改动)

  这一段措辞偏口语化和个人化,主要使用较好人称,叙事节奏较慢。

  要应对好课程的写作,我们在日常的阅读中,要对体裁(genre)有一定的敏锐度,知道信件长什么样子,如何请人帮忙,新闻报道用什么语气等等,正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从近年IG和IB的出题趋势来看,话题大多贴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考察的体裁也基本上是在校园生活中会用到的,熟悉这些体裁的写作意味着成为半个“社会人”,为莘莘学子未来的生活确实是费了不少苦心。

  写作体裁又通常与读者(audience)紧密相连,题目当中通常会明确提出“为谁写“,即给出“假想的读者”,比如朋友或者校长,或者发表的媒体,比如校园杂志或者地方报纸,这决定了作者如何选取细节。

  这不仅仅是换个称谓那么简单,例如,当读者是地方民众的时候,作者选取的细节就要更多着眼于地方民生而不仅仅是校园内部的生活。

  二、怎么写

  读者意识与措辞文采

  读者意识不仅体现在细节的选择上,语气和与读者的距离也是要考量的因素。

  比如在提交给校长的报告中,我们需要比写信给朋友体现出更多的理性和敬意,而不会说“校长你真是狂拽酷炫!”再比如上文银行抢劫的例子中,给朋友的信件会有这样的语句”I remembered you once told me...”,这是因为作者和读者心理距离很近,这样的表述会产生一种亲切感。

  但在新闻报道中,作者肯定不会跳出来说:“啊,亲爱的读者,不要担心,劫匪已经被抓住了!”

  写作目的(purpose)也会决定我们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去完成一篇习作。

  课程中的学术写作目的通常是“说服”,那作者就要熟悉说理(reasoning)、举例(example)、对比和比较(comparison&contrast)等手段,用这些手段去达成”说服“的目的。

  非学术写作的目的则丰富多样,如果讲述的是旅行,那么绘声绘色的旅途见闻能够达到娱乐读者的目的,如果主题是自己曾经参加的夏令营,那个抓住同学们对夏令营的关注点,会更好地完成一个或者不的过程。

  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人,作者还要考虑到“隐含的读者”,即考官的存在。考官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评分标准对一篇习作做出判定,习作必定是依照评分标准完成,满满都是求生欲。

  我们看一下IG英文写作较高一档的评分标准,这个评分标准微言大义,点出了好的()习作的样子:

  内容评分标准

  Relevance(相关)

  •Task is fulfilled.(完成题目的要求)

  •Consistently appropriate style and register for the text type.(文体风格及语体总是与体裁要求相符)

  •Excellent sense of purpose and audience.(写作目的非常明确,读者意识强)

  Development of ideas(内容拓展)

  •Content is very well developed,at appropriate length.(内容详尽,长度合适)

  •Content is communicated skilfully and effectively.(内容的传递巧妙、有效)

  评分标准解读

  •较基本的要求:不偏题不漏题。

  •比如打球穿运动装,面试穿正装,穿对了才能留下好印象。

  •让读者觉得自己就在作者心中,增加好感(≈告诉考官你没有敷衍你还在挣扎)。

  •在达成写作目的的前提下,符合字数要求。

  •论证手法是否充分有力,故事是否足够巧妙,读者是否能够“脑补”出作者想要呈现的画面等。

  光是内容方面,就对考生的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想在各个体裁之间游刃有余,必须要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量。

  此外,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也许喜欢吐槽,但在,在没有偏题、语言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正能量、有趣的内容通常更容易获得考官的好感(想想在改卷子的季节每天对着屏幕改份卷子的考官吧!),一点点幽默感将会是的项。

  至于语言,更是需要“看人下菜碟”的超高情商和丰富的语言储备。复旦的朱绩崧老师曾经举过一个光绪年幼批阅奏折的例子。

  在广西巡抚奏折上,光绪批道:“知道了,你们做督抚的,务尽心民事,感召天和……“。在”你们做督抚的“六字边,注有小字”尔等身膺疆寄“,显然是不满意之前写的字句。IG的评分标准同样对语言的丰富性和正式程度提出了要求:

  语言评分标准

  Range and accuracy(语言广度和度)

  •Uses a wide range of common and less common vocabulary effectively.(有效使用大量常见和不常见词汇)

  •Uses a wide range of structures,both simple and complex,effectively.(有效使用大量简单与复杂的语言结构)

  •High level of accuracy of language throughout.Occasional errors may be present but these do not impede communication.(全文语言非常准确,可有少量不影响沟通的错误)

  •Errors are related to less common vocabulary or more complex structures.(错误为使用不常见词汇和复杂结构时产生)

  Organisation(组织)

  •Effectively organised and sequenced.(结构编排合理有效)

  •Uses a wide range of linking words and other cohesive devices,effectively.(有效使用广泛的连接词和手段)

  评分标准解读:

  •非正式写作使用非正式的词汇和结构,正式的写作使用正式,即不那么常见的词汇和结构,比如look into和investigate就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同理,AP的分析性写作还要用上相应的文学术语)。

  •词汇和语法结构要广泛,在前文的两段话中,如果作者使用的是very afraid而不是terrified(to death),那么叙事就容易流于平淡。

  •语法准确,基本无误,适时使用词汇和语法来“炫技“,即使犯错也犯得很“”。

  •议论时逻辑层层推进,描述有条有理,叙事要让读者跟得上作者的脑回路。

  •中文行文习惯中缺少手段,形散神不散,英文多用,形神都不能散。

  所以,哪怕“假想的读者“是自己多年的好朋友,我们写作的时候恨不得用大白话或者火星文来写,但是遣词造句方面还是要”凡尔赛“一下,同时还不能太书呆子气,否则就会变成《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本顿,毕竟”隐藏的读者“正在默默地用评分标准比对着我们的习作呢。

  课程中的英文写作,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明白GAPS四个变量,就已经顺利地迈开了出发的那一步啦!



信息来源:天津美达菲
主营项目:天津国际初中_国际高中_美国高中_AP课程
联 系 人:杨老师
乘车路线: 220路 629路 652路 652路小圈 655路 704路 808路 通勤快车50路52路
| 回到顶部